Hello 老闆好: 感謝大家來參加昨天的直播,以下是 3/13 直播的即時筆記: 一、講師介紹查理,台灣台北人,北科大化工碩士,曾赴奧地利維也納留學。畢業後毅然放棄工程師之路,轉向探索自我,從教育培訓業起步,最終合夥創辦 MicMind Studio,為眾多網紅、藝人、KOL 指定的台北最美 Podcast 錄音室,為自媒體經營者打造最舒適的創作環境,成為赴能創作者的幕後推手。 他同時主持 《查理的創業化和物》,透過商業採訪向創業者與企業家學習,分享自我成長心法與創業知識,Apple Podcast 創業榜第一名。此外,查理也是 XChange 合夥人、台北安東扶輪社社長當選人,並受邀至台大、成大等機構演講,持續推動創業與自媒體發展。 這裡可以找到【查理的創業化和物】:🎧 YouTube:https://youtube.com/@charlies.insight 🎧 Apple Podcast:https://reurl.cc/dyOz7V 🎧 Spotify:https://reurl.cc/2j7MWr 🎧 KKBOX:https://kkbox.fm/0t0G9Y 二、直播筆記0-1 創業的開始查理在開 MicMind Studio 前是在做教育培訓(接觸自媒體、培訓),後來跟現在的夥伴合作是做包租代管,原本是要做房地產的教育訓練,但是遇到疫情,就不能做。 在疫情的時候,覺得自媒體一定是趨勢,而在思考如何自身優勢時,在 Xchange 聊到 Podcast 的商機,因此想到可以把包租代管、自媒體、培訓的經驗結合起來,也的確是一個趨勢,因此決定開始。 空間出租本身是租借,因此空間能租借多少錢是可以算出來的。 接著算坪效、隔間的數量、時數、平均時薪,算起來如果是只要有 2-3 成就可以打平。 但是這裡有一個偏誤,之前在包租代管的生意,一簽約就是一年,基本上很少空間。 第一個月:連房租都付不出來所以一開始第一個月的租借,還付不出一個人的薪水。 發現自己跟市場的老闆很不一樣,他們都是先做自己的 Podcast,但是我們是相反。 因此,第二個月就開始做自己的 Podcast,開始找身邊有流量的朋友來錄製 Podcast。 客戶從哪裡來?佈局:
靠口碑跟 SEO 的自然流量:為了開始養 SEO,從第一天開始就設立網站,也取了一個名字「台灣最美的錄音室」。 朋友阿璋建議把「台灣」改成「台北」,搜尋意圖就包含了「地區」,SEO 的自然流量就來了。 如果再來一次⋯⋯原本的作法,負現金流持續一年多,大概賠了一百萬;如果下廣告的話,可能 3 個月就會回本。 如何思考業務佈局?雖然查理之前在做培訓的時候就是業務,但是自己更喜歡與他人合作。 也從過去每週分享一個品牌案例思考,累積了 70 幾個案例,累積了思維,於是開始思考我們可以拉「直客」、「企業客戶」等等,這也影響了之後訪談的深度。 經營 podcast 的開始一開始就是隨便亂聊,叫做 MicMind 職人秀,什麼都聊,創業、自媒體、上班族、結案等等,並沒有一個主題性,加上查理當時自己是素人,因此比較多是蹭流量。 2023 年的時候,MicMind 職人秀做了 70-80 集,後來停更了半年,遇到了 Reels 出現,因此開始思考,我們要做有影像的,才可以發揮自己的錄音室的優勢,所以又重新找團隊。 2024 年後來開始重新定位,自己對創業最有興趣,加上自己是化工畢業的,因此就稱呼為「查理的創業化合物」。 重新找團隊直接就是找人,找對標範本,找人來剪輯,訂好預算。 一開始本來 in house 就會剪輯,把 Demo 發給剪輯師。 關鍵是找團隊,例如說我出企劃、其他人出剪輯。 之前的節目製作人,就是用資源交換,所有的事情都是交換出來的。 怎麼做資源交換?記得放話要知道雙方的需求是什麼,才知道可以交換什麼。 如果自己確定要做的話,就可以開始釋放消息,逢人就說,就有可能會觸及到自己可能不知道的人或是就會有人來展現訊息。 例如說,當初空間還沒有做好的時候,就先在 FB 上放話說,有沒有人 Podcast 製作人,就收到了名單,於是就直接去私訊,說想要聊聊合作。 大家要習慣陌開,大家要習慣開發。 如何找受訪者一開始就找受訪者,來賓會量變產生質變,來賓不斷越來越大。 第一個階段:第一個來賓是錄音室是製作人介紹的。 第二個階段:從第二個來賓開始,就是自己去找人,會給 3-6 個時段給對方選,可以固定錄音時間,先選先贏。 當你錄製了幾集,對方有好的感受,也有幾個好的數字,就會請對方推薦 1-2 個人。 最好的時機點是錄製節目的當下,接著是節目上線的時間點,也可以開口詢問。 可以請對方推薦人(但不用當下約),等自己做完功課覺得適合,再請對方邀請。 第三階段:等自己的頻道獲得了 Apple Podcast 的創業排行榜第一名,有了這個名頭,陌生人就會覺得很厲害。 開始邀請其他來賓:
經營自己的心法你一定要當自己節目的大聲公! 不管粉絲團跟私人臉書都是,要經常發文。 雖然發自我推廣文的按讚數很少,但是不代表沒有人看到,這是一種信任的堆疊、刷存在感。 如果被他人問的話,就講自己想講的就好,我就是在做自己會快樂的事情。 如果有人酸你,你就回「你好棒」。不用太認真看待對方的評價。 三、現場提問Q:如何設定創業的停損點?A:思考自己的停損點,設定自己的 deadline,例如說「兩年後就回去上班。」,把最差的情況想清楚。 Q:如何看到自己有什麼資源?A:把自己好朋友的名單列下來,去思考自己現階段想要做什麼事情。 Q:想問一開始就不在乎別人評論嗎?還是這是鍛鍊出來的?(如果是鍛鍊出來的,是怎麼辦到的?)A:看久了就麻木了。不會一開始就不在意,會有支持你的人,也會有酸你的人,酸民的比例大概就 5%。 Q:請問查理老闆的事業有可能在中南部複製嗎?不知道老闆怎麼看?A:目前正在思考中~ Q:資源交換的時候是自己先讓利嗎?A:先盤點自己有什麼拿來交換的,例如說很多攝影師一開始接案的時候價格都偏低或是互惠。 Q:現在錄 Podcast 是不是建議錄影像也同時放在 YouTube 呢?A:有預算的話一定要,如果是沒預算 + 能自己剪輯的話也要,因為 YouTube 的覆蓋率是高的,這是基數的差別。 又或者只剪短影片,那還是會需要整個錄下來,再拿去剪短片。 Q:我是做服飾的,可以從什麼角度去資源交換?A:跟餐廳很像,先找到人願意來宣傳。 Q:請問查理,邀來賓的過程可以用最近案例舉例嗎?A:BTC:直接邀約,直接寫信、去上課搭訕;BTB:例如 SAT 的陳宗賢教授。自己也很喜歡嘗試幫來賓賣東西。 Q:訪綱要怎麼寫呢?A:因為查理喜歡問出來賓沒有講的內容,因此一定會先去聽對方上過的 Podcast 節目,理解成長背景、說話的故事,並且從中間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點。 Q:請問查理老闆,從創業到現在有踩過什麼坑嗎?A:合約需要看清楚。 Q:想問要怎麼評估收費,是用訂閱數或流量來訂嗎?A:要報一個你覺得舒服,不會覺得委屈的價格。 也可以按照對方收到你的報價的反應、或是最近頻道的流量來決定是否調漲價格。 Q:請問素人可以上你的節目嗎?A:如果你是創業 5 年,且年收 5000 萬以上的創業家,歡迎聯絡查理!
|
👋🏻 我是 Kim,PopDaily 共同創辦人,熱愛分享與助人的創業家
Hi Reader, 感謝大家來參加昨天的直播,以下是 3/6 直播的即時筆記: 一、講師介紹 臺灣經營管理大師陳宗賢教授,聯聖集團創辦人,擁有 50 年專業經理人經歷,曾任多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。他以精準的時勢判斷與務實的經營方法論,協助超過千家企業實現事業增長。 *曾主持 71 家企業,最高創造 139 倍營收奇蹟 *輔導企業橫跨多項產業:包含 ViewSonic、震旦集團、寶島眼鏡、大學光學、王品集團、味丹集團、阿瘦皮鞋、歐德傢俱......等 3000 多家企業 *著有《精準獲利》、《台灣商業策略大全》、《從 0 到 1 的創業思維》等 50 本書籍 在這邊可以找到陳宗賢教授的分享: 臉書社團【陳宗賢的經營管理如是說】:有 200 多篇文章可以閱讀。 Podcast 《經營男不難》 YouTube 《經營男不難》 知識衛星課程臉書【陳宗賢 Richard】 二、訪談筆記 1. Q:陳教授曾擔任過 71 家企業的 CEO 或總經理,「每一間」都在三年內幫公司創造最低 4 倍、最高 139 倍的業績成長。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? A:一定要充分研究,先研究 1-3...
Hi Reader, 感謝大家來參加昨天的直播,以下是 2/6 直播的即時筆記: 一、講師介紹 謝馨慧 Abby,現任奧美公關/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,30 年公關實戰淬鍊的溝通高手。 以「懂事」為核心,提煉領導力、關係經營與情境應對的智慧結晶,打造專屬領導者的高效溝通課程,助您在職場發光發熱! 二、訪談筆記 1. Q:替大家快速健檢:若想知道自己「閱讀空氣」的功力到哪裡,可以從哪些方面檢視? A:其實小孩子從小就會閱讀空氣,例如會觀察父母的表情、心情。因此,我們可以從小的地方開始去觀察,再去決定我們要怎麼去開口。 在職場上,但我們想要跟老闆溝通的時候,也可以從周邊的環境、心情,老闆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開始思考。 當我們在會議中,你可以開始觀察:人、會議的擺設、誰坐在主位、誰坐在誰身邊、老闆起身第一個跟誰講話,這些都有很多訊息。 Abby 特別會觀察「溫度」,溫度低比較難談話,有咖啡的的香味,人會比較輕鬆。 當你系統化的學習後,你就會發現你可以在環境中快速掌握到關鍵因素,如此一來,你可能進到一個空間,1 分鐘就可以知道情況。...
Hello Reader, 這一集我們來聊聊「如何爬出低谷」。 收聽連結 壹、本集金句 ① 每一件事情都有專屬的復原期。 ② 人生的低潮會在生命中形成裂痕,但是裂痕也是光進去的地方,萬事皆有裂痕,否則茶葉蛋怎麼會好吃呢? ③ 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麼,那麼你可能會一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,這時候你是獨行俠,但你不是孤獨者。 ④ 一旦你開始檢測低潮,低潮就如同深淵那樣看著你。 ⑤ 人們真正偉大的地方,就是儘管在高位,但是仍然願意道歉,因為認錯的成本會提高,而且這也是我們對於自己品格的要求。 貳、本集重要內容 一、沒有人喜歡跟低谷相處的感覺,如何從低谷爬出來 ✭ 關鍵:no push ① 先讓一件事情回到原有的樣子,不用優化 ② 找到喜歡的東西,跨出第一步(ex 去吃喜歡的餐廳) ③ 穩定的事物開始一點一滴回來(ex 正常吃中餐、穩定時間睡覺) 二、我們如何衡量自己低潮的刻度 ✭ 關鍵:列下自己的 happy list ① 將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紀錄下來 ② 並且按照快樂程度建立自己的量表(ex 分成五個等分) ③ 在低潮的時候,從 level 1 開始嘗試去測試自己的低潮 三、7...